明興社區生態教育館流蘇的故事

流蘇,是稀有的低海拔落葉性中喬木,也是古老植物之一,台灣原產大漢溪流域,當地多因棲地環境開發,族群數量銳減,屬於珍稀瀕危物種,其細穗狀的花瓣像極了古代女子服飾上的流蘇而得名,在四月花期,滿樹白花覆滿枝頭而贏得「四月雪」的美稱。

在2017年生態教育館第二次改造完成同時,由具園藝專長的志工劉志俊先生建議並親自種下,讓生態教育館在推廣台灣原生植物的綠美化更具有生態教育意義。健康成長至今,已由當時米徑約5公分小樹變成米徑12公分超過4米高的大樹,在猶如白雪覆滿枝頭搭配其後富有韻味的日式老宅,吸引路過居民忍不住拿起手機打卡留念。每每在這時特別感念一路照顧維護已逝的志工劉志俊先生,無役不與的參與社區改造和環境維護工作,擔任園藝治療和夏令營學童園藝課程老師,為長者蒔花弄草與享受菜苗共同成長的樂趣,提高都會學童把玩壤土、觀察昆蟲的生態教育,其不求回報,長期無私為社區付出的精神,是我們志工團體學習的榜樣。

在國軍「育德新村」白屋群代管結束移交過程中,為讓流蘇能繼續成長壯大,年年綻放,讓劉志俊先生精神延續下去,志工林進彬先生建議,在隔著秀明路對面距離約50公尺的久康公園是個很好移植的落腳點,一樣的環境,有更大的伸展空間,對其日後的成長有更大的幫助,里辦公室依「臺北市樹木捐贈要點」向市政府申請獲准捐贈,於9月27日順利完成移植,保活期間,指派志工呵護照顧,期待來年再現花開四月雪盛況。
 

相簿集01:劉志俊先生無役不與的身影


相簿集02:流蘇移植影像紀錄

造訪人次

014290
Today: 3
This Week: 13
This Month: 50